洱源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
  • 发文机关:

关于洱源县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4-02-14   浏览次数:   【字体:

——2014114日在洱源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以书面形式向大会提出洱源县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的财税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全县财税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人大批准的预算收支目标,以“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紧紧围绕加快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的发展战略,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财政收支目标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一)2013年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6,166万元,比上年增收7,660万元,增长26.9%,完成预算调整数36,166万元的100%。其中:上划中央和省税收完成11,484万元,比上年增收2,496万元,增长27.8%,完成预算调整数11,484万元的10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682万元,比上年增收5,164万元,增长26.5%,完成预算调整数24,682万元的100%

基金收入完成1,827万元,比上年减收10,440万元,下降85.1%,完成预算调整数1,818万元的100.5%

(二)2013年财政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77,723万元,比上年增支50,717万元,增长39.9%,完成预算调整数170,275万元的104.4%。其中: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支出96,446万元,比上年增支39,762万元,增长70.1%,完成预算调整数89,429万元的107.8%;地方本级支出81,277万元,比上年增支10,955万元,增长15.6%,完成预算调整数80,846万元的100.5%

基金支出完成11,169万元,比上年减支3,551万元,下降24.1%,完成预算调整数11,079万元的100.8%。其中: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支出9,300万元,比上年增支6,281万元,增长208%,完成预算调整数9,191万元的101.2%;地方本级支出1,869万元,比上年减支9,832万元,下降84%,完成预算调整数1,888万元的105.1%

上述收支数据在县人大常委会授权县人民政府调控范围内。

(三)2013年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682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77,723万元,加上各项结算补助、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扣除各项政策性上解后,收支两抵净结余69万元,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的目标。

基金收入完成1,827万元,基金支出完成11,169万元,加上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支两抵年末结余1,049万元(基金收入不能用于财政平衡,收支均有专项用途)。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财政收支均为20131231日快报数,在2013年地方财政决算省、州批复后,可能还会有些变化,届时将向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汇报。

(四)2013年财政工作的主要做法

1.强化收入征管,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为圆满完成全年财税收入增长目标,不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分析收入形势,找出薄弱环节,强化责任意识,针对分析会中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应对措施及解决办法,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的监控,深挖增收潜力,确保全年收入增长目标的顺利完成;二是财税部门加强协作、联动,强化税源监控,严格依法征管,积极组织收入,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实现双增26%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较年初预算增收1,254万元,缓解了部分刚性增支带来的支出压力。

2.优化支出结构,大力保障民生支出

增加财政投入,服务三农力度不断加大。认真落实各级农村工作政策,坚持把“强农惠农富农”作为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一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洱源县2013年度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41件,投资总额2,058.64万元,其中32件普惠制项目、3件示范村项目、6件美丽乡村项目。项目涉及9个镇乡,40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二是及时下达并兑付农民补贴资金5,064万元(含退耕还林补贴),补贴资金全部通过“一折通”发放到农户,支付农业保险补贴资金1,546.5万元;三是全面完成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2013年全县旱情严重的情况下,为项目区春耕生产,大春栽插提供了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四是全力保障 “3.03”地震恢复重建工作。2013年,全县抗震救灾资金到位41,072.59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36,714.18万元;接收捐赠资金3,498.48万元,上级主管部门直拨及企业自筹859.93万元,资金已全额拨付到项目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的管理,制定了“3.0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各项目单位单独开设“3.0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专户,确保恢复重建资金专款专用、安全规范。

全力保障民生,社会和谐局面不断巩固。继续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农林水、社会保障、文化等方面的投入。一是继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年共拨付县教育局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953.97万元,专项用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二是及时拨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1,021.7万元,补助学生人数7,058人;三是及时拨付校舍安全工程资金1,538万元、拨付教育恢复重建12校项目资金1,648万元,确保了工程快速启动、稳步实施;四是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688.35万元,保障5,169人;五是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891.45万元,保障27,843人;六是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参合率,人均年筹资达到380元,参合人数258,744人,参合率达96.9%,全年支付补助资金8,154.04万元,受益人数达807,218人次;七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多方筹措资金加强以城乡公益文化事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3.落实协调服务工作,支持重点工程建设

为加快全县重点工程建设步伐,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支持重点工程建设。一是注重服务质量,创优项目发展环境。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确保重点项目财政服务事项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整合本级财力,统筹运用财政资源,综合运用预算、税收、投资、国债、补贴、贴息等政策手段,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三是为洱源县震生砖厂等10家企事业单位协调服务贷款11笔,贷款金额9,915万元。

4.稳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

一是认真做好“营改增”试点工作。国、地税纳入“营改增”移交管户顺利交接,系统于81日成功上线运行;二是大力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根据省州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工作要求,我县高度重视“大平台”建设工作,通过对财政干部职工和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以及对软件的不断修改和反复调试,涉及统一门户管理、预算编制、指标管理、支付管理、公务卡管理、综合查询、公共数据授权中心、非税收入等模块已全部投入使用;三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强化行政成本控制管理,继续深化公务卡结算工作,全县114个单位已实行公务卡结算(县级105个,乡镇9个),布控安装POS机达459台,已办理公务卡3,542人,通过公务卡结算4,949万元,全县公务卡结算工作在稳步推进中,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行。

5.强化绩效监管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将年初预算中县本级单个项目资金达10万元以上项目全部纳入绩效评价范围,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主要依据。一是开展绩效目标申报及批复工作。涉及26个单位共57个项目合计1,653.63万元;二是配合上级部门完成了2012年孤儿生活保障经费项目、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项目和科技增粮项目等11个项目的绩效评价;三是开展基层政权建设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对2008年到2012年我县基层政权建设资金555万元的使用情况进行自评;四是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先后印发了《洱源县财政局洱源县监察局关于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通知》、《洱源县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洱源县财政局关于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跟踪制度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我县绩效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中还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一是增收压力逐步增大。由于我县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虽然2013年实现了双增26%的目标,但增长空间小,增收难度大;二是收入结构不尽合理。非税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32%,比重较高,且大多非税收入需要安排成本性支出,难以形成有效的财力;三是支出压力进一步凸显。刚性支出需求及政府偿债压力逐年增加,各种配套任务较重,财政支出大幅增长,财政收支平衡矛盾仍然突出。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形成共识,共渡难关,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4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2014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县委工作重点,把握政策机遇,强化收入征管,壮大财政实力;创新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加强绩效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优化支出结构,打造公共财政,全力支持全县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为洱源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和“保运转、保重点、保民生,统筹兼顾”的原则,综合考虑需要与可能,2014年全县财政收支预算建议安排如下:

(一)财政预算收入

财政总收入建议安排41,591万元,比上年执行数36,166万元增加5,425万元,增长15%,比上年预算数34,227万元增加7,364万元,增长21.5%。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建议安排27,889万元,比上年执行数24,682万元增加3,207万元,增长13%,比上年预算数23,428万元增加4,461万元,增长19%

基金收入建议安排14,763万元,比上年执行数1,827万元增加12,936万元,增长7倍,比上年预算数8,312万元增加6,451万元,增长77.6%

(二)财政预算支出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建议安排146,169万元,比上年预算数123,102万元增支23,067万元,增长18.7%。其中: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建议安排67,512万元,比上年预算数59,512万元增支8,000万元,增长13.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建议安排78,657万元,比上年预算数63,590万元增支15,067万元,增长23.7%

基金支出建议安排18,781万元,比上年预算数12,335万元增支6,446万元,增长52.3%。其中: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建议安排3,200万元,比上年预算数2,900万元增支300万元,增长10.3%;地方本级支出建议安排15,581万元,比上年预算数9,435万元增支6,146万元,增长65.1%

(三)全县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88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6,169万元,加上各项结算补助、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扣除各项政策性上解后,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的目标。

基金收入14,763万元,基金支出18,781万元,加上专项转移支付,收支两抵年终滚存结余231万元。

根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测算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按全年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目标及各项补助测算可用财力,相应安排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8,657万元,一是用于保工资及机构正常运行的基本支出经费安排38,974万元;二是用于社会保障、强农惠农、义务教育、债务还贷、公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及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中有明确政策指向的项目支出计39,683万元。

三、真抓实干,认真做好2014年财政工作

2014年的财政工作虽然任务重、压力大,但我们有信心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攻坚克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有条不紊地做好财政工作,为实现洱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此,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收入征管,做大财政蛋糕

一是牢固树立科学理财观,密切关注中央、省财税制度改革政策措施,加强与上级财税主管部门的联系,积极申报项目,争取上级财政扶持;二是进一步发挥财政引导资金作用,创新融资模式,激励银行信贷投放,激活民间资本,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三是认真分析财税收入形势,积极支持税务部门开展税收稽查,强化社会综合治税,加强部门联合治税工作力度,加大协税护税力度。有效堵塞税收漏洞,确保应收尽收;四是加强财税部门协作,增强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前瞻性和针对性,充分挖掘增收潜力,进一步加大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税源的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不重不漏;五是全力支持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全县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培植和壮大地方财源,确保财税可持续增长;六是强化收入目标责任制,完善收入管理工作机制,坚持依法治税,健全税收征管体系和非税收入收缴体系,促进经济和财政收入持续协调稳定增长。

(二)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

一是不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城乡基础设施、环保、交通、水利等建设;二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继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四是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五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解决好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三)强化监管职能落实监管措施

一是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建立“编制科学、预算透明、执行严格、监督有力”的预算管理机制,加强财政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严禁部门随意将零余额账户资金转入专户,深入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健全公务卡结算制度;三是加强各类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四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五是从严从紧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和会议经费,节约行政成本;六是加大项目绩效评价力度,扩大绩效目标覆盖范围,提高财政资金效益。继续对年初预算单个项目金额超过10万元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选择部分重点民生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开展部门支出整体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各位代表:依法理财,服务民生,责任重大。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紧紧围绕我县十二五规划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有力的举措,认真履职,全面完成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