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洱源 / 文化旅游 / 文物古迹

洱源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

  • 洱源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9日
  • 来源: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好洱源境内文物为洱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推动作用,也是为洱源建设旅游大县和生态文化强县夯实基础。现将洱源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一、文物普查情况

(一)“二普”期间需复查的情况

200312月,由于区划调整,原洱源县的双廊、江尾两镇划归大理市后。“二普”普查点中,需复查的项目30项。其中古遗址2项,古墓葬6项,古建筑15项,石窟寺及石刻6项,近现代建筑1项。

(二)“三普”普查情况

洱源县在国务院国发(20079号《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精神指导下,洱源县政府积极组建了洱源县普查领导小组,成立了普查办公室和普查小组。

洱源县“三普”普查小组,在洱源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三普”普查办的领导下,在各镇乡文化站的配合下,洱源县文物普查小组对洱源县9个镇乡90个村(居)委会实施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07年至今历时五年,洱源县普查办一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点181项。其中,复查30项,新发现151项。通过各级文物普查办的遴选,最终确认上报不可移动文物点158项(含复查文物点30项)。其中古遗址类8项;古墓葬类11项;石窟寺及石刻类9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25项;古建筑类105项。

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情况

(一)“三普”以前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情况

 洱源县在1981---2007年期间我县申报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共有19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2项,分别为:“德源城遗址”(198712月公布)和“段信苴宝摩崖碑”(199311月公布)。

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为4项,分别为:“旧州三塔”(含旧州一塔、象鼻塔、制风塔)(19885月公布)、“九气台真武阁”(19885月公布)、“阿氏五世墓表碑”(19885月公布)、“包大邑本主庙”(2004年公布)。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13项。为“巡检塔”、“永兴标楞寺”、“温泉街文庙(县城文庙)”、“王崧墓”、“何邦渐墓”、 “凤河镇蝗塔”、“包大邑灵鹫寺”、“帝释山古寺建筑群”、“凤羽火葬墓群”、“梅城石塔”、“中所德源桥”、“邓川乡贤坊”和“邓川文庙”。

(二)“三普”以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情况

2010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洱源县积极进行了国家级和省级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拟申报国家级项目为:“凤羽古建筑群”和“段信苴宝摩崖碑”两项。拟申报省级项目为:“旧州三塔”、“九气台真武阁”、“马家祠堂”、“施介故居”等四项。最终“凤羽古建筑群”、“旧州三塔”、“九气台真武阁”等三项列为云南省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洱源县又进行大理州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拟申报州级文物保护单位项目为:“温泉街文庙(县城文庙)”、“中所德源桥”、“下站摩崖碑群”、“菜园村凌云阁”、“三枚清真寺”等,现在正在申报之中。

洱源县文广局将于今年年底继续申报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目前,洱源县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项。

三、馆藏文物基本情况

洱源县文物管理所历年来收藏征集文物达521件,其中,达一、二级以上的文物无,达三级以上的文物有11件。三级以下文物为510件,文物藏品历史跨度年限约为2000多年。在“三普”期间和历年来整理收集我县历代碑刻拓片140多张。所有藏品累计约为660件之多。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